当前位置:
>
业界动态
>
详情
>

中国铁路迈向新高度“四纵四横”铁路网世界独有

发布时间:2014-11-27

中国铁路迈向新高度 “四纵四横”铁路网世界独有
2014年09月25日07:04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齐 慧
[打印本稿]
[字号   ]
[手机看新闻]

一辆和谐号列车驶出北京西站。 本报记者 李景录摄

旅客在哈大高铁列车上。本报记者 赵 晶摄

大连高铁站一角。本报记者 赵 晶摄
  铁路是国民经济大动脉、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和大众化交通工具,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至关重要。
  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建设以“四纵四横”为重点,不断加大力度,取得突破性成就,截至2013年末,高速铁路总营业里程达到11028公里,在建高铁规模1.2万公里,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投产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高速铁路网也随着通车里程的增加不断完善。
  与此同时,我国铁路建设开始走出国门,成为新时代“中国制造”的代表。据不完全统计,仅今年以来,中国北车签订的涉外高铁、城轨等各类铁路项目总额高达120亿元左右,中国南车签订的同类涉外铁路项目则高达165亿元。
  建成世界独有的“四纵四横”铁路网
  “我1986年参加工作,10年间经历6次既有线路大提速。从2008年我国第一条高速铁路京津城际开通,到现在‘四纵四横’铁路网初具规模,铁路发展之快是我当初没有想到的。”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康熊说,在退休之前能看到铁路网建成,他内心无比骄傲和自豪。
  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需要,2008年10月国务院批准对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进行调整,确定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万公里以上,其中客运专线1.6万公里以上,由客运专线、城际铁路和快速客货线路构成的快速客运网总规模达到5万公里以上,基本覆盖50万以上人口城市。
  “中国铁路的客运网和任何一个国家的客运铁路都不一样,现在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基本是成网的高速铁路。”谈到近年来铁路发展,中国铁路总公司总经理盛光祖如是说。
  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建设一直以“四纵四横”为重点,不断加大力度,取得了突破性成就。
  同济大学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教授孙章说:“高速铁路‘集聚’了长三角的核心区域,并实现了长三角向泛长三角地区的进一步延伸,进一步把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更加紧密地连接起来。中国高速铁路网的构建将共同实现三大经济圈的铁路大循环。”
  重点打造西部铁路网助力西部大开发
  8月15日,世界海拔最高的青藏铁路首条延伸线——拉日铁路开通运营。这条延伸的“天路”完善了西藏的铁路网结构,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
  “铁路网将为西藏带来全新的运输格局,也将成为西藏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西藏自治区铁路办副主任杨育林告诉《经济日报》记者。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日喀则至吉隆口岸的铁路、日喀则到亚东的铁路也有望开工。届时,拉萨往南,将形成中国连通尼泊尔、印度的运输大通道;往北,将接入青藏铁路;向东,有拉林铁路;向西,则连接规划的新藏线。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开始将铁路建设重点转向基础相对薄弱的中西部地区。今年4月,中国铁路总公司决定调增今年铁路建设的目标,并提出建设重点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按照新的规划安排,“十二五”期间,中西部地区国家铁路建设投资1.85万亿元、投产新线2.3万公里,占比分别为72%和77%。2014年,中西部铁路安排建设投资和投产新线比例进一步加大,占比分别达到78%和86%。这也就意味着,未来两年仅中西部地区铁路投资至少在7000亿元以上,投产新线1.6万公里。
  在今年中西部铁路建设项目中,大同至西安、杭州至长沙、南宁至广州等重大项目将建成投产。内蒙古西至华中煤运通道、拉萨至林芝铁路、怀化至邵阳至衡阳铁路等重点项目将开工建设。
  高铁成为新时代“中国制造”的代表
  2014年7月,由中国铁建参与建设的连接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和土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的高速铁路二期工程顺利实现通车。这是中国企业在境外组织承揽实施的第一个高铁项目,对推动中国高铁“走出去”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中国铁路能够“走出去”源自其过硬的技术,尤其是高铁技术后来居上,成为进军国际市场的旗帜。目前,中国已经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拥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铁技术体系。
  有了“拳头”产品,高铁走出去战略成为自然选择。中国政府也开始不遗余力地宣传“中国制造”的高铁。
  据不完全统计,仅今年以来,中国北车签订的涉外高铁、城轨等各类铁路项目总额高达120亿元左右,中国南车签订的同类涉外铁路项目则高达165亿元。
  专家指出,高铁等中国装备具有性价比高等竞争优势,推动中国装备走向国际市场是扩大开放的重要之举,对提升我国对外合作水平、优化外贸结构意义重大,同时,装备“走出去”反过来又会促进国内产业转型升级。
  中国高铁已经成为新时代的“中国制造”优秀代表,赢得众多的“世界之最”,成为中国改革开放走向世界的一张“国家名片”。(经济日报记者 齐 慧)
(责任编辑:刘朋)